時間:2025-09-15 09:26
來源:北疆新聞© 原創(chuàng)
航拍視角下的內(nèi)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天賜灣生態(tài)畫卷 北疆新聞 林則志攝影
北疆新聞阿拉善9月15日消息(記者 石茹意 林則志)秋日的賀蘭山,晨霧還未散盡,林間已傳來細碎的腳步聲。54歲的李東背著望遠鏡走在前面,26歲的兒子李國民緊隨其后,父子倆的身影在青海云杉林間若隱若現(xiàn)。
李東與兒子李國民一起巡山
“你看這棵云杉幼苗,5年前才到我膝蓋,現(xiàn)在都快齊腰了?!崩顤|停下腳步,指尖輕輕拂過嫩綠的枝葉,語氣里滿是欣慰。
作為內(nèi)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管理局哈拉烏管理站副站長、沙塘子管護站站長,30年前,李東從父親手中接過護林的“接力棒”,再到兒子李國民追隨他的腳步投身林業(yè),李家三代人與賀蘭山的故事,是一部寫在綠水青山間的堅守史詩。
李東與兒子李國民一起巡山時,教兒子辨認植物
我見青山多嫵媚
1969年出生的李東,與賀蘭山的緣分早從童年便已注定。“那時候父親巡山,我總愛跟著跑。”回憶起兒時,李東的眼神里滿是溫情,“那時候沒有摩托車,全靠兩條腿,翻山越嶺走一天,累了就坐在石頭上歇會兒,渴了就喝口山泉水?!倍赣H扛著鐵鍬、背著水壺巡山的身影,也在李東心里種下了一顆“守護”的種子——“將來,我也要守好這座山”。
1990年,李東正式成為一名護林員,接過了父親手中的“責任”。彼時的賀蘭山,正面臨著干旱少雨、植被稀疏的困境,植被覆蓋率不足32%,青海云杉幼苗更是罕見。“那時候巡山,除了防偷獵、防砍伐,最盼的就是能多看到幾棵新冒頭的樹苗。”李東說。而隨著20世紀90年代末賀蘭山封育保護工程啟動,這場“守護”有了更清晰的方向——25 年來,從禁止亂砍濫伐、嚴控放牧,到病蟲害防治、森林防火,一系列封育保護舉措落地,讓賀蘭山的生態(tài)逐漸“煥發(fā)生機”。
李東與兒子李國民一起巡山時,一起討論新技術(shù)
守一方青山依舊
作為封育保護的親歷者和執(zhí)行者,李東肩上的擔子比誰都重。他所在的哈拉烏管理站,管轄區(qū)緊連賀蘭草原,核心區(qū)與草原不足1公里的距離,森林防火成了李東心中“懸著的弦”?!胺阑鹌诘臅r候,睡覺都不踏實,總怕有一點閃失?!睘榱耸刈 傲慊馂摹钡牡拙€,李東以身作則,將用火審批、入山登記等制度落到實處。每天天不亮,他就背著望遠鏡、揣著干糧出發(fā),帶領(lǐng)管護隊員在山林間穿梭,一走就是幾個小時,日均步數(shù)超過兩萬。
隨著封育保護的深入,賀蘭山的管護需求也在升級,防火體系逐步向“智慧化” 轉(zhuǎn)型。通過搭建“空、天、地”一體化監(jiān)測防線,當?shù)爻晒?gòu)建起“人防+技防”相輔相成的立體化管護網(wǎng)絡,不僅鞏固了封育成果,更創(chuàng)下自建國以來連續(xù)75年無較大森林火災的亮眼紀錄。
如今的賀蘭山,森林面積已從31.6萬畝增至58.2萬畝,覆蓋率提升至57.3%,云杉幼苗在林間隨處可見,藍馬雞、馬鹿等野生動物頻繁出沒,已絕跡近半個世紀的雪豹更是重現(xiàn)賀蘭山——這一切,都是25載封育保護交出的生態(tài)答卷,也是李東等護林人用堅守換來的 “綠色勛章”。
李東與兒子李國民一起巡山
草木蔓發(fā) 春山可望
然而,這份堅守的背后,是對家人深深的虧欠。由于護林工作的特殊性,李東幾乎沒有享受過法定節(jié)假日和雙休日,常年駐守在基層一線。無法在父母身邊盡孝,不能陪伴孩子成長,這些遺憾成了他心底最柔軟的痛。
“有時候夜里睡不著,想起孩子小時候問我‘爸爸什么時候能陪我玩一天’,就特別愧疚?!崩顤|的聲音有些哽咽。
但這份愧疚,最終化作了另一種傳承。兒子李國民從小聽著賀蘭山的故事長大,跟著父親爬山、巡林,對這座“母親山”有著特殊的熱愛。
高考時,他毅然選擇了林業(yè)專業(yè);大學畢業(yè)后,更是主動回到賀蘭山,成為一名森林管護員?!耙郧安欢职譃槭裁纯偛换丶?,直到自己穿上這身制服,才明白這份工作的意義。”李國民說。如今,父子倆時常一起巡山,父親教他辨認植被、監(jiān)測病蟲害,他則給父親講無人機巡護、智能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的用法?!袄戏椒ú荒軄G,新技術(shù)也要學?!崩顤|笑著說,父子倆的巡山路,成了賀蘭山護林“老經(jīng)驗”與“新科技”的傳承路。
李東與兒子李國民一起巡山
如今,李東已近退休年紀,但他依舊放心不下山間的一花一草一木,巡山的腳步從未停歇?!爸灰叩脛?,我就還會來山上看看?!彼f。
賀蘭山的風,吹過了歲月,吹綠了山林,也吹來了三代護林人的深情。李東父子的故事,是無數(shù)護林人的縮影——他們以山為家,以林為伴,用平凡的堅守,書寫著不平凡的綠色傳奇。
而這份與綠水青山的“約定”,早已超越了一家三代的傳承——在賀蘭山封育保護的新起點上,更多年輕人帶著專業(yè)知識、懷揣生態(tài)熱忱,正循著他們的腳步而來,繼續(xù)守護著賀蘭山的四季常青,守護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(tài)家園,更守護著我們對綠水青山的永恒承諾。
北疆新聞 | 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(nèi)蒙古出版集團?內(nèi)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(zhì)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