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視網消息:物聯網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,實現人、機、物的泛在連接,提供信息感知、傳輸、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。前不久,2023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江蘇無錫舉行。
本屆無錫物博會以“智聯世界 融合賦通”為主題,甄選國內外參展商全方位展示物聯網芯片、智能傳輸、工業(yè)軟件、智能裝備等技術。共有53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,合作金額1080億元,展現出無錫物聯網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強勁勢頭。
為了具體了解物聯網如何賦能制造業(yè),記者來到無錫一家企業(yè)。在這條柔性產線上,標準化的模組和各種小型配件可以像積木塊一樣自由拆分和組合。
工作人員介紹,像這樣的一條產線最快15分鐘就可以組裝完成,很大程度解決了傳統(tǒng)產線面臨的小批量、多品種、定制化產品生產的困難。
總臺記者 趙鶴:除了應用在相對小型的產線上,在盾構機、掘進機這樣的國之重器上,也早已經憑借物聯網技術進行了智能化的升級。從這臺等比例縮小的硬巖隧道掘進機的模型可以看到,在它的最前方是刀盤,用來進行碾磨巖石作業(yè),在這樣一個和巖石產生激烈碰撞的地方也有傳感器的存在,來感知這些刀具的磨損轉速等數據信息。
專家介紹,像這樣的一臺掘進機或盾構機,其中的傳感器數量可能會達到上千個,而且每秒鐘都會收集上千次數據。就像給龐然大物安裝上“感官”一樣,有了“感官”還要有“大腦”來進行思考。
總臺記者 趙鶴:大腦是什么?其實就是背后來處理這些數據的系統(tǒng)。研發(fā)人員介紹,他們形象地把這套系統(tǒng)叫做“盾構大腦”,“盾構大腦”非常強大能夠處理很多信息,但是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證機械運行平穩(wěn)可靠,并且要降低隧道施工風險。
經過多年快速發(fā)展,中國物聯網產業(yè)已形成龐大市場規(guī)模。最新數據顯示,中國物聯網產業(yè)規(guī)模已突破3萬億元,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21.7億戶。物聯網在制造、交通、醫(yī)療、民生等領域得到加速應用。
北疆新聞: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聞網站(客戶端),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(yè)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(客戶端)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