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海南昌江7月13日電(陳英清)近日,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1只黑腹蛇鵜。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專家確認,這是海南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。黑腹蛇鵜已被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(IUCN)列為近危(NT)物種。
7月11日,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,1只黑腹蛇鵜在展翅。薛美麗 攝
此次黑腹蛇鵜記錄者、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麗13日受訪時介紹,黑腹蛇鵜在中國極為罕見,最早記錄可追溯至1931年的福建,此后90年間,國內再無該物種記錄,直至2021年在云南被監(jiān)測到。此次監(jiān)測到的這一只,是國內僅有的少數記錄之一。
薛美麗認為,“稀客”黑腹蛇鵜的到來,是對濕地公園近年來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、生態(tài)修復工作成效的間接肯定。
黑腹蛇鵜是一種長頸水鳥,外形近似鸕鶿,主要以魚類為食,也捕食昆蟲、水生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等。主要棲息于淡水湖泊與河流,偶爾出現在紅樹林沼澤和潮汐河口地帶,偏好有散生樹木、森林邊緣或植被茂密島嶼的水域。
7月12日,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,1只黑腹蛇鵜在樹枝上休憩。薛美麗 攝
7月11日,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,1只黑腹蛇鵜在樹枝上休憩。薛美麗 攝
截至目前,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共記錄213種鳥類,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種、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種。(完)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蒙)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