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1日,巴彥淖爾市新華書店內書香濃郁、氣氛熱烈,“閱見北疆?書里的家鄉(xiāng)”主題閱讀周共讀活動在此順利舉行。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圖力格爾,磴口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圖婭,巴彥淖爾市新華書店副總經理孔思慕,巴彥淖爾市作協(xié)副主席高莉芹,內蒙古作家協(xié)會會員李德軍等領導與嘉賓,同現(xiàn)場30余名讀者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。
活動現(xiàn)場,兩位讀者分別朗讀了《穿越烏蘭布和》《烏梁素海》中的精彩篇章,深情展現(xiàn)了文字中蘊含的家鄉(xiāng)風貌與精神力量。隨后,磴口縣委宣傳部干事羅必鑫圍繞《中國防沙治沙“磴口模式”——烏蘭布和治沙七十年實錄》,生動講述了“磴口模式”在防沙治沙中的寶貴經驗及背后的感人故事,引發(fā)在場讀者強烈共鳴?!拔疑羁谈惺艿桨蛷┠谞柹鷳B(tài)治理的智慧,也被我們巴彥淖爾人一代接一代不懈奮斗、守護綠水青山的精神所打動?!眮碜耘R河區(qū)金川街道的一位讀者深有感觸地說。
本次活動由巴彥淖爾市委宣傳部、內蒙古出版集團聯(lián)合主辦,磴口縣委宣傳部、遠方出版社、巴彥淖爾市新華書店、臨河區(qū)金川街道共同承辦,旨在弘揚北疆文化,集中展示巴彥淖爾市在沙漠治理、生態(tài)保護、經濟發(fā)展等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。
活動聚焦的《穿越烏蘭布和》,以紀實與歷史的筆觸謀篇布局,既是對烏蘭布和沙漠變遷的全景式歷史回顧,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永恒命題的深入思考。該書內容豐富、資料翔實,涵蓋政治、經濟、歷史、地理、人文等多個領域,收錄了大量防沙治沙的實踐經驗,堪稱反映內蒙古生態(tài)建設的力作,并榮獲內蒙古自治區(qū)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“五個一工程”獎。
另一部重點書籍《烏梁素海》,分為“水篇”“田篇”“林草篇”“山篇”“沙篇”“湖篇”六大篇章,系統(tǒng)講述了烏梁素海區(qū)域河湖連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、70余年農牧業(yè)發(fā)展軌跡、林草生態(tài)修復工程、烏拉山及礦山地質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、湖體水環(huán)境保護與修復等內容。書中通過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的感人故事,生動展現(xiàn)了河套兒女拼搏奉獻的奮斗精神與時代風采,該書已入選中央宣傳部2024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。
值得關注的是,《穿越烏蘭布和》《烏梁素海》均由遠方出版社出版,作者為陳志國(回族)。作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、內蒙古作家協(xié)會會員,陳志國已出版《楊力生:烏蘭布和豐碑》《河套回眸》《河套滄?!贰蹲哌M磴口》等多部作品,累計創(chuàng)作達200萬字,其作品以深厚的地域情懷和扎實的紀實風格廣受好評。
此外,《中國防沙治沙“磴口模式”——烏蘭布和治沙七十年實錄》由中共磴口縣委員會宣傳部編寫、遠方出版社出版。該書輯選了70年來防風治沙的相關決策措施及政協(xié)文史資料中涉及植樹造林的史料文章,以報告文學形式回顧磴口縣防沙治沙的歷史進程,真實記錄了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可歌可泣的偉大壯舉,總結了“磴口模式”的寶貴做法與經驗,為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重要歷史資料。
北疆新聞 | 內蒙古自治區(qū)重點新媒體平臺,內蒙古出版集團?內蒙古新華報業(yè)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采編發(fā)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。
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:
一、凡本站中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,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,轉載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北疆新聞”,并附上原文鏈接。
二、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(作品)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,聯(lián)系郵箱:bjwmaster@163.com。
版權聲明:北疆新聞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-1
Copyright © 2016-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15120200009-1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蒙)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:15010502001245